生煎包变装饰品
一群高中生把上海早餐玩出了新花样。
在他们手里,生煎馒头小笼包变成了帽子和耳环穿戴在身上、上海地标建筑变身“二次元”动漫……如果觉得不过瘾,你还可以通过AR软件扫描互动,观赏这些“衍生品”的演示。
所有的线上线下、台前幕后的创意设计和制作全部由上海市控江中学学生完成,学校整合资源帮忙搭建孵化渠道,让学生们的创想变成现实。在第七届中国(上海)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,这群高中生的文创产品吸睛无数。
控江中学素有“玩在控江”的口碑,三年前学校就成立了控江文创中心,作为支持学生创意的“孵化器”。文创中心实验场地300㎡,开发了1套文创导航课程,配备多类文创实验设备,包括AR科技平台、3D打印机、激光雕刻机、智能缝纫机等。2018年文创中心完成80余课时,覆盖学生1000人次。
为了在上交会上有完美表现,高中生们煞费苦心。
高一(9)班毛佳蕾是上海话文创项目的小组长,小组取名脑洞有限公司。在准备期间,组员们常常鏖战到凌晨, “正是因为有了上海闲话这样独特非凡的方言,加上南腔北腔外国腔的融入,才有了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的力量。”同学们坚持AR视频拍摄编排全都自己完成,整整一个星期,每天中午吃完饭,组员们便火速冲向文创中心,一泡在那就是一整个午休时间。
高中生把海派文创玩出新花样还走进了上交会
高一(7)班李昱菲所在的小组是建筑文创,小组把浦西外滩万国建筑群与东方明珠电视塔、代表中式建筑的城隍庙与代表西式建筑的徐家汇天主堂,用拟人化、卡通漫画式的方式将建筑与人物形象结合。小组成员们还利用课余时间对产品图案进行更深一步的美化,对细节进行加工,最后用激光雕刻的方式制作成了木雕冰箱贴与小夜灯。
高一(12)班杨华一所在的小组利用生煎小笼包的手工制作,创造出有艺术性的迷你世界,“做这些文创产品使我们的课余时间增添了许多乐趣,得到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。”
指导老师王独伊老师介绍,文创导航课是控江中学专业导航课程中的一部分。针对认知型课程,学校请来了具有专业背景,能够深入浅出融合不同知识体系的同济大学、东华大学、中共市委党校的教授与博士团队。针对实践型课程,学校请来了具有创意实践经验,能够结合文化热点形成文创作品的一线科研院所、技术创业团队、公益社团等。针对情感型课程,为了让学生理解行业背景与前端一手信息,理解创业艰辛与团队合作方式,特别邀请了弄潮于风投浪尖的投资人、CEO和运营总监。
“希望真正从贴合社会需求、读懂中国文创产业出发,多维度多视角对文创教育进行诠释。”王独伊表示,学生个人价值的发掘与成长不仅取决于分数,更取决于对于社会的价值贡献,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,对于责任的履行与表率。